镇江文化 | 世界钟表鼻祖、跨界“牛人”苏颂

□ 马彦如 张剑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国家社会比较安定,商品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全国出现许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镇江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在北宋的历史河流中,镇江涌现出大批文化名人,苏颂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主持创制了“世界时钟之祖”水运仪象台,绘制出代表中国天文制图巨大成就的“苏颂星图”,主持编撰了世界首部、保存至今有图的完整医药著作《本草图经》。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不仅为官刚正清廉,而且在天文、物理、数学、机械等诸多领域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福建同安(今厦门市)人,出身官宦世家,天资聪颖,读书刻苦,自律性强。1042年,他与王安石同榜考中进士,此后在江宁、颍州、婺州、亳州、应天府、杭州、濠州、沧州、扬州等地担任地方官员,又在中央政府的礼部、吏部、刑部和工部等部门担任多种角色,曾任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1092年晋升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宰相)。

苏颂富有政治才干,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在江宁任知县时,苏颂革除旧制弊端,制定了简而易行的赋税规则,为相邻诸县树立了榜样。他记忆力出众,1053年至1061年,苏颂为朝廷校勘整理藏书,每天竟然能背下2000字,晚上在家里默写出珍本典籍。他一生著述颇丰,在文献学、诗歌、散文、史学等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仅收录在其《苏魏公文集》中的诗歌就有587首,且多是律诗、绝句,可谓“高产”诗人。

宋仁宗嘉祐年间,苏颂奉命整理校订以前的药书。他废寝忘食,组织和领导一批医官和文臣,于嘉祐二年(1057年)首先完成《开宝本草》的增补工作,共收药物1082种,命名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1061年,他又主持编撰《本草图经》20卷,记载药物814味,附图993幅,医方763首,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赞扬《本草图经》“考证详明,颇有发挥”。

苏颂继承和发扬了汉唐以来天文学上的成果。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宋元祐三年(1088)创制了一座杰出的天文计时仪器——水运仪象台,兼具计时报时、天文观测、星象显示三项功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授时天文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综合程度最高的大型机械装置。此外,1094年—1097年,苏颂还写出了《新仪象法要》3卷,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绘制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机械设计图,共附星图63种,记录恒星1434颗,比300年后西欧星图记录的星数还多442颗,是一部代表十一世纪我国天文学和机械制造业杰出水平的重要著作。

苏颂之父苏绅曾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其在病逝前遗命苏颂:“以泉山乡里道远,不可归,令于升、常间卜葬谋居。”升州、常州之间即润州(今镇江)。苏颂护丧南归途经润州时,担任润州知州的恰是他的好朋友钱彦远。钱彦远热情相留,与苏颂随行数州的僧人自真很会看风水,在京岘山择得一处坟地,于是苏颂将父亲安葬于此,并安家落户于镇江。苏颂在镇江前后历50余年,其中生活在镇江的时间至少有9个整年之久。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颂逝于镇江,葬于五州山之东北,夫人辛氏与其合葬,朝廷谥号“正简”,封赠“太师魏国公”。镇江府志、丹徒县志均有苏颂墓的记载,《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司空苏颂墓在五州山北阜。”《东都事略本传》记载:“颂字子容,举进士召试知制诰。元祐初为尚书左丞拜右仆射。绍圣初,除太一宫使居京口,以太子少师致仕进太子太保。薨,年八十二,赠司空。”五州山的墓址其实是在苏颂去世之前就选好的,绍圣元年(1094年),其夫人辛氏离世,卜葬于五州山,苏颂在《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一诗中有“颐生无异术,送死有新阡”之句,自注“近得乐安亭山,亡室葬于彼”。

苏颂的精神与科技贡献享誉国内外。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赞苏颂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认为,苏颂比西方认为的天文钟发明人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

编辑:毛蕴劼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