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丨“我最喜欢的镇江美食”第二十四批作品展示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朱婕)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人生在世,不可辜负的,唯有爱和美食。一年四季,您最喜欢的美食究竟是什么?您的味蕾里一定藏着许许多多的美食基因和美食背后的情怀故事。

“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现已启动,邀您写出喜欢的镇江美食,一起分享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希望您以实际行动落实《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文件精神,与亲朋携手,和美食作伴,尽情“饕餮一夏”。(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70.父辈的′′独食′′

□ 徐庭国

吃“独食”会被误解为:江边的蚊子,吃客!或铁公鸡,一毛不拔,只进不出。而父辈的“独食”,却另有故事。

我们这一代的父辈,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应在40岁左右,正是家中的顶梁柱。

凡种田人,都有农忙与农闲之分,农忙抢收种,农闲抓田管。事少人多,家中男人几乎都有在外谋个差事的习惯,一月或多或少都能挣个三瓜两枣的,补贴家用。我的父亲,去了丹徒搬运站拖板车。

拖板车。头一伸,脚一蹬,黄汗淌,黑汗流,典型的体力活,用命挣钱。镇江到丹徒,差一步也到不了货场。

那年代物质条件匮乏。干苦力活,不谈营养,吃不饱肚子总不是个事,即使向左邻右舍借米下锅,母亲也会变着法子,时常为父亲准备一碗“硬豆米“。

所谓“硬豆米”,即烧大麦粥前,将已烧开的米焖个几分钟,用勺子将刚熟的米捞到碗中,撇干水份。比豆子还硬的米,粒粒饱满,颗颗晶莹香甜,每一粒都不沾黏,乍看是大米饭,却又比米饭更硬更干,更扛饿,更拔力,更有劲道。吃前,拌碗蛋花酱油汤,滴点麻油,撒些小葱花、芫荽,更是完美。这一碗硬豆米,抵得上全家一天的用米,是父亲的“独食”!

乡村里,只要父辈吃硬豆米时,身旁总围着三两小孩,用乞盼的眼神盯着,而父辈们总会省一囗两囗出来给孩子们。这一刻,父亲是慈祥的,孩子们的早晨是美好的!

71.贴粑粑

□ 燕一

好些年前,每到农忙时节,乡人下田劳作,一日三餐讲究个可口耐饥。于是在饭菜上贴粑粑是炊妇们的首选。

图片:燕一

在田间地头忙碌了一早上,早先一步回到家后,炊妇们便要准备吃食了。

淘米洗菜,点着柴灶,在烧水煮饭的间隙里取些面粉置入盆中,兑水搅拌面粉呈微糊状。最好事先和好面发好酵,让面团出现气孔,这样的粑粑泡松好吃。当饭锅烧滚后,迅速抠块面团在手上拍打几下,一块块地摁进饭锅的上沿,然后迅速盖严锅盖,至锅盖上方蒸汽打转转,俗称饭锅冒圆气,且听到锅内米饭叭叭的炸裂声,并不断有香味溢出,证明饭和粑粑俱已熟透,这时用锅铲将其从锅边顺势揭下,就可享用。饭锅上贴的粑粑,蒸熟后上薄下厚,厚实的部位松软,贴锅的一面特别香脆,吃起来小麦的清香四溢,满满地碳水饱腹感让身心的疲劳顿时减轻不少。

图片:燕一

相同做法的还有黄瓜、茄子、瓠子、苋菜等菜锅上贴粑粑。

最好吃的还是鱼锅和老鹅锅上贴粑粑,戏称为“肉汤粑粑”。在句容新坊老鹅美食一条街里,客人们吃老鹅必点粑粑,啃口老鹅,搭口粑粑,很是享受,会吃的人把粑粑蘸上鹅汤卤。一缕缕卤香,一缕缕面香,交相呼应,弥漫口腔间,很是让人满足。

弹指间,那曾经的“裹饥物”就完成了华丽之变,成为农家乐美食标配,而客人走时,还要打包带回去让亲朋好友一起尝尝!

72.乡土美食“煎山芋粉”

□ 李国平

“煎山芋粉”这道菜不论男女老幼,还是城市乡村,大多数人都爱吃。有的农庄还将这道乡土菜当作店内的“特色菜”、“招牌菜”来吸引八方客。

图片:李国平

山芋粉的原料就是普通的山芋。山芋,也称红薯,在我们镇江农村有岗坡地的农家,很多人家都种山芋,既经济又实惠。这类农作物很好管理,出产的山芋可以当主食,在那些饥荒年代,山芋曾救了农家人的命,现在五六十岁年纪的人仍记忆犹新。山芋也能制作成多种美食,特别是将山芋磨成粉放盐加水泡开后,小火慢慢煎成山芋粉块,将成形的山芋粉块通过煎炸后再放多种佐料,就变成一道香气四溢、人人爱吃的乡土菜“煎山芋粉”。

山芋全身都是宝。从头开始的叶子,可以当蔬菜吃,茎部撕掉外皮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根部就是山芋,可以制作成多种蔬菜和食品。每到冬季,城市街头上的烤红薯和烤白薯非常受欢迎,有的时候还一“薯“难求。

山芋属于药食同源的食材,中医认为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气生津、宽肠胃、补中和血以及通便秘等功效。另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等物质,适当食用能够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温馨提示:

请好友投稿时,尽量提供一至二张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现场图片或者资料图片,并注明拍摄者或者图片来源。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黄昕彤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