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丨“我最喜欢的镇江美食”第三十五批作品展示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笪伟)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人生在世,不可辜负的,唯有爱和美食。一年四季,您最喜欢的美食究竟是什么?您的味蕾里一定藏着许许多多的美食基因和美食背后的情怀故事。

“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现已启动,邀您写出喜欢的镇江美食,一起分享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希望您以实际行动落实《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文件精神,与亲朋携手,和美食作伴,尽情“饕餮一夏”。(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103.深藏在小巷子里的太极面

□ 雨的味道

来镇江办事,顺便来个半日游,第一站去了北固山,下来觅食时,在河豚宴和蟹黄汤包里选了后者,汤包可真是个勾引人的小妖精。

镇江这座城市,以前出差觉得它破落,读历史觉得它可惜,这次以游客的心态,却是爱了爱了!不紧不慢的小城,有着长江的气势,又有着江南的细致,没有向北的粗糙,没有往南的黏腻,东西好吃,风景好看,如果不图大城市的什么,这里的生活刚刚好。

吃个包子,完全不需要开车,把车停在酒店骑个共享单车看看街景晒晒太阳,是深藏在小巷子里的美食的正确打开方式。旁边的路牌会给你介绍,弥陀寺巷——这个古老的巷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已经过了13点,这家名叫伙头烧的小店生意依然很好,游客居多,也有当地人。给我最大惊喜的是馄饨,浓郁的骨汤把它的皮子都喂饱了,还有大块的骨肉,舀一勺喂进嘴里,馄饨皮内外有两层滋味。太极宗师面也不错,不过没有人告诉我这太极面的一边原来也是馄饨,点重了,还以为是另一种口味的锅盖面呢。

太极面(图片由作者提供)

104.夏日,念念家乡味道的番瓜丝饼

□ 地上跑的

日前回乡,有同学知道我回来了,就约我见面,送我一只在家乡大路的田野里长大的嫩番瓜。同学说,知道我喜欢吃番瓜丝饼子,这只番瓜送我尝尝。我听了,深表感激,为了同学情,也为了一片乡情。第二天,爱人就做了一盘番瓜丝饼子。那天的晚饭,一碗稀饭,一盘番瓜丝饼子,一碟酱小菜,于我,胜过许多佳肴美味。

番瓜丝饼子是东乡夏日家常美食,做起来并不复杂。取当季嫩番瓜一只,刨成丝,添加食盐稍作腌渍,后挤压,沥出苦水。加入切成厘米长的韭菜花、鸡蛋,素油、食盐、味精、白糖等调料,面粉少许,搅拌均匀,然后下油锅煎至两面金黄即可。番瓜丝饼用料简单,制作也不复杂,不需任何食品添加剂,纯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夏日搭粥,最是相宜。

我们小的时候,每逢夏日,母亲都会做番瓜丝饼给我们吃。那些夏日的傍晚,我们在家门口摆上一张小木桌,木桌上是几碗炒米茶,一盘番瓜丝饼,再加一碟自家腌的咸秧草,如果再阔气一点,还可以有一碗茄子烧豇豆。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还可以抬头看看星星,再听听蝉的鸣唱,看萤火虫尾光的闪烁。现在想来,这种情景,也令人分外迷醉呢。

番瓜丝饼(配图:地上跑的)

105.京口之果:不止是甜

□ 张晓波

“大京果,咯嘣脆。”

年节里,穿红着绿的小娃娃,举着京果,一边跳牛筋,一边唱歌谣。

京果,香、甜、酥、脆。 小巧饱满,色泽光润,呈花生果形。“果”面金黄色,里边气孔多,酥脆爽口,滋味香甜。

大京果附着的故事,如同她身上的糖霜——有关三国,有关孙刘,有关权谋,也有关风月。

说的是甘露寺招亲,以孔明的才智,当然算到东吴的居心。他“妙计安天下”,想到“先发制人”。某天,街头多了一些面带喜色、说话和气的“军爷”:“来来来,京口的父老乡亲,咱家主公刘皇叔啊,要和贵国孙公主结亲,大喜事,大喜啊,请大家吃糖,吃点心。”

话音刚落,手中点心一抢而空。百姓吃了人家的喜糖,  甜在口头,就纷纷把消息往外传扬。这一招,让口头结亲升格为“既成事实”。汹涌的民间舆论,让孙权周瑜既不能轻易下手,又奈何不得。

京口街头的糖果,居然起了这么个作用,在史上也算得一段佳话。

“京口之果”演变成今日“京果”,成为传统小食品的代表。镇江人家的果盒里,金果(大京果)和银果(小京果)必不可少,,寓意“发财吉祥”。

大小京果,就是童年、是乡愁、是你永远割不断的根脉。

“咯嘣、咯嘣脆……”这一声,就是在唤你回故乡。

贺家弄路口,售卖传统小食品的摊位(配图:笪伟)

大京果(配图:水草)

本批次作品来自客户端及投稿电子邮箱:jjwbdw@sina.com

温馨提示:

请好友投稿时,尽量提供一至二张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现场图片或者资料图片,并注明拍摄者或者图片来源。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万嘉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