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兑现了9年前的承诺,镇江我回来了!”

 

9年前汶川地震后,四川绵竹板桥镇小学生邬鑫来到镇参加夏令营
9年后九寨沟地震后,参加工作的邬鑫回到镇江,感恩当时的老师——
“终于兑现了9年前的承诺,镇江我回来了!”
    昨晚,赛珍珠文化俱乐部和金山街道红光社区举办了一场“为九寨祈福”晚会,吸引了志愿者来共同祈福祝愿,站在队伍最中间的是一位刚从四川赶来的志愿者邬鑫。9年前汶川地震后,作为四川绵竹板桥镇中小学生代表,邬鑫和50多名师生来到镇江参加夏令营;9年后九寨沟地震后,邬鑫格外思念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于是,提前安排好工作,邬鑫驱车1500公里再次来到镇江,“终于兑现了当时的承诺,镇江我回来了!”


9年前
六年级的他来镇度夏令营
临走时承诺还会再来镇江

    邬鑫与镇江的结缘是因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地震后,无锡、南京、常州、苏州、镇江等苏南5市共同承办了“江苏—四川绵竹中小学生手拉手同成长”夏令营活动,当时正在读六年级的邬鑫和50多名师生于2008年7月16日来到镇江,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走出家乡去外面看一看。”回忆起当时对镇江的印象,邬鑫笑着说,记得去了北固山、茅山、赛珍珠纪念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等地,第一天来时由于水土不服,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状况。“当时带队老师汪老师每天都提醒我吃药。”
    邬鑫口中的“汪老师”就是解放路小学老师汪建芳,2008年她和其他7位老师一起负责对接四川师生,全程接待他们在镇江的生活。“第一天看到这群孩子时,可能是地震的阴影笼罩着,孩子们没有嬉戏和打闹,异常安静。”汪老师说,看着安静的孩子们有些心疼,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要让他们笑起来。
    很快,在夏令营中孩子们慢慢玩开了,和老师渐渐熟悉起来,邬鑫和汪老师聊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师生感情慢慢建立起来。“接触后发现邬鑫是个调皮、直爽的男孩子。”临走前一天,汪老师问邬鑫,“离别时会不会哭,会不会舍不得。”
    13岁的邬鑫回答说:“我才不会呢,因为我知道,我还是会回来看你们的。”


9年里
和镇江老师的联系从未断过
“调皮小伙”已成“公益达人”

    2017年8月11日,邬鑫自己驾车1500多公里来到镇江。是的,他做到了,兑现当初的承诺,回镇江看看他的汪老师。
    在过去的9年里,邬鑫考上了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一家国企的药业公司,但他一直惦记着镇江的老师们,心里有个愿望就是想回镇江看看。“9年里,春节、教师节我都会电话问候老师。”随着微信的普及,2013年前后邬鑫加了老师的微信,在微信里经常互动留言。
   “虽然隔着这么远,但只要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些困难,我们都会电话交流。”汪老师说,邬鑫对她的称呼从“汪老师”变成“芳姐”,最感动的是去年她不小心摔骨折,邬鑫知道后特地寄来了野山参、三七粉给她滋补。“过节时我会寄一些香醋肴肉给他,他也会寄四川的腊肉给我。9年里,我们的联系从来没断过。”
    故地重游镇江,邬鑫已从“调皮小伙”变成了有志青年,除了正常工作外,他还组建了一个公益团队。“在医院实习时,发现孤寡老人急需社会的关怀。”2015年7月,邬鑫和微博上几个好友一起搭建了志愿团队,服务内容一方面针对孤寡老人的生活,定期去敬老院帮老人理发,陪老人聊天。另一方面服务内容是助学支教,每年组织师范学院的学生去四川马鞭彝族自治县的学校支教,目前已支教了2年。
    这次九寨沟地震后,邬鑫也想着志愿团队去灾区帮一把。“但是我们团队到了九寨沟后,发现没什么可以帮上的。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救援队已足够,于是撤了回来。”在听闻“大爱之城”镇江的志愿者服务领先全国,邬鑫说,今后有机会带着公益团队再来镇江,除了见见镇江的“亲人”,也让志愿队伍来“取经”。

                             (全媒体记者 杨佩佩 通讯员 洪云)


责任编辑:吴悠






(作者: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