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花副刊 | “无米巧炊”的妈妈

□李金坤

妈妈虽然离开我们近30年了,但她勤劳朴素的精神品格、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无米巧炊”的慈母形象,一直铭刻于我们兄妹四人的心中,给我们以精神的鼓舞、激励与鞭策。

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国家经济甚为困难的大环境影响下,农民的生活状况极其艰难。因此,我们家六口人吃饭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让全家人能够活下来,妈妈就在家前屋后有限的自留地上动脑筋、想办法。譬如多种南瓜与红薯等。在种南瓜方面,母亲特有经验。首先是选择籽粒饱满个大的优质南瓜种,将其播入土质肥美的苗圃里,再撒一层草灰作为面肥。这样,育出的南瓜秧就很壮实精神,不但成活率高,而且容易发稞分蘖。接着,将南瓜秧植入填以农家肥的秧坑里。待到瓜秧放藤开花时,就在开雌花藤蔓的上部再压上一块草泥或鸡屎灰等,增加其养料,使南瓜长大。同时,将雄花粉传至雌花蕊上,以便提高成瓜率。当然这些给雌南瓜花授粉的活儿,就由我们孩子做了。妈妈还为此自编了一首南瓜对花歌教我们唱到:“番瓜(即南瓜)花,番瓜花。公花对母花,一对一个大番瓜。”语言通俗而形象,既有劳动的欢乐,又有生活的情趣,不失为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劳动歌谣,折射出妈妈不畏困境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南瓜田里,妈妈还套种了不少乌豇豆,互不影响生长,一举两得。到了南瓜收获的季节,一个个枕头型、墩子型形态各异的南瓜结满了田间,活像一个个小孩横七竖八地睡在地里一样,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路人无不驻足叹赏、啧啧称羡。妈妈在食用南瓜方面,也动足了脑筋。例如煮南瓜饭、南瓜粥、将乌豇豆与南瓜块合炒(既当菜又当饭)、炒南瓜丝,还将南瓜刨丝晒干以作备用等等。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勤劳智慧的妈妈,却为我们全家做出了虽无米却有味的南瓜饮食与菜肴,从而使苦涩的生活平添了一分亮色。

南瓜丰收,南瓜籽也就很多。因此,妈妈就常常炒一些,用小布口袋装好,这样就不易散热,使瓜籽保持饱满状,有卖相,好出手,多得钱。这提篮小卖的事,妈妈就交给读小学的我来做。一旁的父亲则特地嘱咐我,要到街上茶馆里去卖,客人边吃瓜籽边喝茶,这样瓜籽就好卖了。果真如此,我每次都能卖个一、二百盅,两分钱一盅,有三、四块钱的收获。然后,我再按照妈妈的吩咐,顺便买些油盐酱醋回来。

说起妈妈的巧手,不能不提及她的一项至今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伟大“发明”,即“蓑衣团子”。在那瓮无储粮、锅盖常闭的艰难岁月,妈妈为了让我们尽量少挨饿且有口味,就想到了一种巧吃红花草(学名“紫云英”,俗称“和活郎”)的方法。即先把择好的红花草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细挤掉大部分水分,和些适量盐,搓捏成团子,再滚上一层薄薄的米粉,这就像给原来那绿色的红花草团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蓑衣一样。最后蒸熟后即可食用。其造型之质朴,味道之鲜美,使得半个世纪之后仍然令人记忆犹新、滋味悠长。当时,作为孩子的我们,每当看到妈妈微笑着端上热气腾腾的“蓑衣团子”时,真个吃得是满心开花、津津有味。“蓑衣团子”啊,你岂止是普通的团子,你分明是生命的救星、慈母的智慧、珍贵的回忆啊!

回忆妈妈一系列“无米巧炊”往事,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艰难出智慧。妈妈不为艰难所困,无米巧炊,渡过难关,使我们全家安然无恙。

“无米巧炊”,这是妈妈留给我们智慧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感谢妈妈,恒铭母恩!

编辑:万嘉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