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正安 | 镇江印派的提出

镇江篆刻艺术推广协会提出镇江印派的概念,想请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自问,这个概念提出的合理性在哪里?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他的学理依据和逻辑关系怎样?等等的不解,使我迟迟没有动笔和思索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我们的认知中,历史上一种学派、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一般是后人总结和概括评价的结果,而不是自己或当时提出的。然而,我又意识到固然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是为什么当世就不能提出类似的概念,就不能围绕一种艺术现象、团结一群志同道合者、探究一种艺术门类、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并为之努力形成一种艺术流派?这不正是所谓的“艺术自觉”吗?所以,我有了思路、有了提出这一概念的逻辑依据。在此,不妨对镇江印派的概念,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春江夜月(徐东军)

我们看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有诸多的学术和艺术流派现象。例如:在学术上,我国大的有儒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小的有乾嘉学派、泰州学派、扬州学派;西方早期哲学有伊奥尼亚学派、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美术上,西方有古典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抽象主义画派。中国有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金陵画派、吴门画派、京江画派;在篆刻上,有皖派、浙派、海派和娄东派等等;在书法上,至明清有书派之说,更早也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类似的说法,不过,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则是这些流派、论述都是后人总结、归纳后命名的结果,几乎没有当时提出自己的流派的,所以,镇江印派的提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惯例,一定会遭到质疑。所以,如果一开始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是很难立足于当下,也不太好开展相关的工作,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然而,后世对流派的归纳总结和后天的艺术自觉,并没有违背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艺术创作上的探索和创新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对艺术现象、艺术概念、艺术思想的解放和创新,更是近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步入近现代以来所谓思想领先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和平组图二(范德平)

纵观中国艺术史,从启蒙到发展再到自觉有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里的自觉往往是对过往的自觉,是对固有历史的自觉,例如书法篆刻从刻符到文字,从印信到篆刻艺术审美,是一种艺术的自觉;书法,从甲金篆籒到魏晋文人书法的兴起,标志着书法的艺术审美自觉。篆刻,从封泥、古玺、汉印,到宋元文人篆刻的肇启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形成,都是对过去历史文化、艺术和审美的自觉,中国是如此,世界艺术史大致也是这样。然而,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带来思想的解放,近现代文化的成就则归功于几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到来,预示着近现代文化的开端,这场运动的最大收获之一则是思想在先,即:不是以往对历史实践经验的自觉而是对未来没有发生的文化自觉,是首先有思想的解放和领先,才带来文化艺术的引领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思维模式的改变中国要推迟到1840年之后,这一改变的最大特征则是科学精神的张扬,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艺术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我们暂可以将这种自觉称之为“预自觉”,它一反常态,不是对过去的自觉而是对未来的自觉,这种自觉是思想力量的彰显,具有显著的科学主义精神。因此它也一定受到科学规律的制约和规范,在此不去展开。

牢记使命(惠全)

所谓的“预自觉”其实就是和以往所谓的自觉倒过来,过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一种实践在前,在实践基础上的自觉。而“预自觉”是思想在先,是对一种艺术流派或审美现象的预设,而后围绕其思想进行实践的过程,这种和传统自觉的不同方式或者说相反的方式的自觉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我想,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我们提出镇江印派的概念,其学理依据和底层逻辑就成立了。再具体一点说,镇江印派并不是完全在篆刻实践、理论的历史沉淀后,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然后形成的流派概念。而是,在现有的条件和努力下,对这一篆刻流派的“预自觉”、提出的假设后有可能形成的艺术流派,这是篆刻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的现代性特点和转化,具有思想领先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这种“预自觉”也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仅仅玩弄概念,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我们知道,十多年来镇江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做了大量的篆刻普及、推广、发展等工作,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具有相当的影响。他们在大众篆刻的思想理念的指引下,做了各种现代性的新尝试,如:在11年前就成立了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在各县市、社区、学校先后设立了500多个示范点和社团,创办了《大众篆刻》杂志,举办过十届3000余人次的大众篆刻艺术培训,编印出版了《篆刻入门》《印材菜谭》等教材,建立了大众篆刻网站、研制出数字篆刻机,甚至还别出心裁地开设了大众篆刻公交专线等等,为大众篆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独特而艰苦的努力。

喜迎二十大(程星琰)

此外,在篆刻的创作上镇江印派紧紧抓住大众这一特色,不仅用机器设计印稿、刻印,以及机器和手工相结合等手法,同时,将篆刻的材料扩展到木质、砖瓦、陶土、牛羊角,甚至还有高分子新型材料等,几乎所有的硬质材料都可以治印。入印的字体也不仅仅以篆书为主,而是任何一种书体都可以作为创作的对象,大大地丰富了篆刻的实用和使用范围,将以往篆刻属于小众的艺术成为了大众艺术的可能,逐步探索出一种大众的篆刻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学术主张。当然了,镇江印派若能真正的被历史所认可,在中国篆刻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以镇江为地域之界,辐射周边乃至全国,团结更多的篆刻名家和爱好者;其次要有自己的美学思想和技法体系,自觉地挖掘传统篆刻理论,并与现代美学思想相结合;再者要有历史的沿革并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长期的积累和新的元素的融合,才能对历史作出新的贡献,具有存在的价值,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宗派,屹立于中国书法篆刻之林。

《印记镇江》书影

镇江印派的提出,是现代思想的产物。它打通了镇江悠久、厚重的书法篆刻历史,融汇了现代篆刻艺术的最新成果和科技手段,将传统书法篆刻创作、思想和技法与现代手段、理念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质的篆刻文化。然而,这种流派的形成并被后人所认可,不是只有特色、积累、思想就能形成流派,它还需要历史的检验。我想只要坚持努力,假以时日一定会创造历史,为我国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作者简介

衡正安,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现工作于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6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

来源:江南时报

编辑:朱超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