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汉译版竟然有朱元璋的功劳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化学,大家应该还能记得住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一些内容,比如锂、钠、钾、铷、铯、铍、锶、钡、镭等等。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但这个元素周期表还跟朱元璋有关系,你信不信?

我国最早出国学习化学的人是清朝的徐寿,在他学习期间,知道了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回国之后,徐寿也把这个周期表带了回来。带回来之后肯定是要翻译的,但是如果按照元素周期表上的原文翻译的话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字很生僻,在日常的书籍上基本上见不到,而且门捷列夫是俄国人,按照他们的读音翻译的话,根本就读不出来。

徐寿开始翻阅大量资料,包括《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却一无所获。徐寿接着又来到清朝皇家藏书馆——文渊阁继续翻阅各种文献资料,足足看了两个时辰还是一无所获。

已经是日上三竿,看守文渊阁的侍卫提醒徐寿该用午饭了,徐寿答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书,眼睛一瞥发现旁边有一本已经发黄的书。他凑近定睛一看,原来是明朝朱元璋的一个家谱,徐寿信手拿来翻看,不看则已,看罢之后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并大声的呼喊:终于找到了!

每个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后,都要面对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置皇帝子孙,能够传位的只有一个,其他的子孙就更要安顿妥帖才能保证权力体系的稳定。朱元璋在吸取了前朝无藩屏可守国的教训后,大力实施藩屏制度,由此形成了极为庞大复杂的藩王体系。自从朱家得了天下,大规模繁衍就成了主要任务,生孩子之后就只有两件事最重要:起名和封地。276年的明朝,藩王分封得遍地都是。

子孙生得太多,起名成了麻烦事,不过有太祖朱元璋在,一切都不是问题。他想出来一个三个字的起名规则,中间的字是由一首20字五言诗中得来,每个儿子都有一首诗,可以排到21代去。这是经典的字辈取名法,也叫“世代排名”。迷信的朱元璋还规定,名字的第三个字必须要按照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来起,比如这一代是木,木生火,那么下一代就要有个火字,在下面就是火生土,就必须有一个土字。

朱家也确实人丁兴旺,朱元璋就有二十六个儿子,明成祖朱棣也有二十四个,很快,朱家家谱里面就有了三万多个名字。但金字旁的字没有那么多,朱家人就努力的造字,造出了很多生僻的字来。不妨举一些例子:秦王朱公锡,永和王朱慎镭,封丘王朱同铬,鲁阳王朱同铌,瑞金王朱在钠,寿昌王朱钧铁,宣宁王朱成钴,怀仁王朱成钯,益阳王朱恩铜,长垣王朱恩钾……怎么样,像不像一份元素周期表!

徐寿没想到早在六百年前,朱元璋就为自己准备好了一份大礼。他从朱家家谱中选出几十个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所表达意思相同的字,直接拿来借用。对有些不太吻合的字进行了大胆地改造,如钾、钠、钙、镁、镍等。

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定的一个起名规矩,造就了汉译版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